基于模型分析的中國鉬業企業發展策略探討之一
(1.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2.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30)
摘 要:依托經典經濟學理論及模型對中國鉬業發展現狀與前景進行了分析與探討,提出中國鉬業企業應從政府引導下發揮市場作用、理性前瞻把握波動規律、借助證券市場進行審慎運作、集成創新實現科學發展四方面人手制定發展策略。
關鍵詞:鉬業;SCP模型;PEST模型
可持續發展本質即在于維持不變或增加的資本存量,包括鉬在內的礦產資源正是實踐可持續發展中不可替代的關鍵自然資本之一。因此,從國家經濟安全運行的戰略高度考慮,合理制定發展策略、加快鉬業的發展勢在必行。
中國鉬業發展現狀
建國以來,中國政府一度對經濟資源實行集中的計劃配置和安排,并將優先發展有色金屬工業列入趕超式的發展戰略目標,在礦產資源勘察、開發、投資及交易等方面,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計劃起主導作用,但是有色金屬工業作為資本密集型的產業,其基本特征與中國當時的經濟狀況相沖突,使有色金屬工業優先增長無法借助于正常的市場機制得以實現,并出現產業集中度低、整體的技術水平和產品水平不高、總體上供大于求與部分產品供不應求的態勢并存的結構性過剩等三大特征。許多轉型經濟的有色企業作為趕超戰略的產物,在競爭的市場環境中沒有自生能力,其生存只能依賴于政府的補貼和保護。
改革開放后,行業機構、市場和競爭環境的不斷變化迫使企業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核心技能和競爭以促進經濟體的資本積累及要素稟賦結構的提升。伴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鉬業發展取得了一些就,但不可否認該行業仍有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處于粗放經營狀態,不僅消耗了大量能源和其他資源,環境、生態等各方面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
當前,隨著經濟市場化和全球化的進一步加劇鉬業的發展前景極為廣闊。世界鉬產量穩中有升、供求基本平衡而價格波動劇烈。世界鉬業呈現寡頭壟斷態勢,而中國鉬業亦體現出一定的競爭實力。但是,從洛陽鉬業與金鉬股份兩大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財務報告中,易于發現金融危機導致國際市場價格鉬產品大幅波動對鉬業企業利潤產生的影響日益劇烈,其銳減利潤往往靠其他金屬產品貿易業務以彌補,因此,依托成熟的理論及模型對鉬業企業發展策略進行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