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鎢礦是一種重要的鎢酸鹽礦物,化學式為(Fe,Mn)WO?,其物理性質不僅是鑒別該礦物的關鍵依據,也直接影響著選礦工藝流程的設計與效率。
1.黑鎢礦的光學性質
黑鎢礦的顏色與其Fe/Mn比值密切相關:富錳端元(MnWO?,鎢錳礦)呈淺紅至淺褐色;富鐵端元(FeWO?,鎢鐵礦)呈深黑或鐵黑色;中間組分則呈褐黑或深棕色。其條痕色為紅褐色至棕黑色,是穩定可靠的鑒別特征。該礦物一般呈現半金屬光澤,斷口處可表現為樹脂光澤。通常情況下不透明,薄片邊緣可呈半透明。此外,大多數黑鎢礦在短波紫外線下無熒光反應,但部分富鈣的變種可能顯示淺藍色熒光。
2.黑鎢礦的力學性質
黑鎢礦莫氏硬度為4–4.5,可用小刀刻動,性能脆,易碎裂,斷口常呈參差狀或不平坦狀。其最顯著的力學特征為沿{010}晶面發育一組完全解理,解理面平整。密度在7.12–7.51g/cm3之間變化,密度值與鐵含量呈正相關,富鐵變種密度顯著偏高。高密度是其最典型特征之一,也是重力選礦的重要依據。
3.黑鎢礦的電磁性質
黑鎢礦的磁性與其化學成分密切相關:富鐵變種(鎢鐵礦)具弱至中等磁性,可被中等強度磁選機(磁場強度0.8–1.2T)有效吸附;富錳變種(鎢錳礦)則幾乎無磁性。這一差異使得磁選成為分選黑鎢礦與共生脈石礦物(如石英、長石)及富錳礦物的有效工藝。此外,黑鎢礦為不良導電體,這一性質有時也可用于電選分離。
4.黑鎢礦的晶體形態與結晶習性
黑鎢礦屬單斜晶系,晶體常沿c軸延伸,呈厚板狀、短柱狀或片狀,晶面常具縱紋。集合體多呈粒狀、塊狀或刃片狀產出,常見以{100}為雙晶面的接觸雙晶。
5.黑鎢礦的產狀與共生組合
黑鎢礦主要產于與高分異花崗巖相關的高溫熱液環境中,常見于石英脈型礦床、云英巖化花崗巖及花崗偉晶巖中,具有重要的工業價值。典型共生礦物包括錫石、輝鉬礦、毒砂、黃玉、螢石及綠柱石等。由于其物理和化學穩定性較高,在黑鎢礦原生礦床附近常可形成具有經濟價值的砂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