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產業整合 央企仍是主導
中國稀土從不缺少關注者。
英國近期發表的一篇題為《稀土成中國21世紀經濟武器》的文章中指出,“中國稀土壟斷大國的地位決定其掌握著技術未來的鑰匙,這一主導地位將使中國控制消費類電子和綠色技術的未來。”
中國在擁有對稀土資源絕對優勢的同時,卻完全不具有定價權,今年以來稀土價格過山車般地“大漲大跌”的背后,折射出稀土行業混亂的現狀。
在中國,以中國五礦、中國有色和中鋁公司為代表的中央企業一直擔負著其特殊的使命,力求改變稀土行業的混亂局面。
賽迪研究院知識產權研究所研究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的稀土市場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從中央企業的業務工作來看,并沒有一家獨大,在資本市場反應很好,從現在的行業發展趨勢和政策來看,對于中央企業來說是一件好事,稀土行業面臨著的是一個有序整合的過程。”
針對如何保護我國的稀土資源,據有關人員表示,可以通過建立稀土產權交易所等金融市場的法則來規范稀土行業,且逐步建立定價權,在組建稀土行業協會的同時,應重視和發揮中國稀土行業知識產權的作用,以保持稀土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央企布局稀土市場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隨著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被廣泛應用于信息技術、新能源和新興材料產業的稀土,一直備受矚目。
作為進入稀土行業最早的央企——中國五礦,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個從冶煉分離到下游應用產品生產的產業鏈,截至今年8月,冶煉分離產能達到1.36萬噸。
今年8月,中國五礦與永州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簽署了《五礦有色金屬控股有限公司、中國稀土控股有限公司及江華縣人民政府簽訂稀土礦增資擴股正式合同》及《中國五礦長沙礦冶研究院與零陵區人民政府簽訂錳業合作框架協議》,攜手打造百億稀土產業和百億錳產業。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總裁表示:“一直以來,我們的戰略是自己有優勢的資源,就要爭取打造完整的產業鏈,稀土作為中國的優勢資源,是我們打造完整產業鏈的上佳選擇。”
中國五礦已在江西贛州深耕細作7年,由于沒有掌握稀土資源,中國五礦從稀土分離環節作為業務切入點,正在不斷推進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未來我們要通過合理整合資源,把國外掌握的尖端技術引進國內來,把自己的資源優勢真正變成產業優勢與經濟優勢。”
由此可見,央企早已開始布局稀土市場。
事實上,中鋁公司也一直把稀土產業上升到了集團戰略來考慮。“優化發展鋁,優先發展銅,整合發展稀有稀土,跨越式發展煤炭和鐵礦石,積極發展工程技術,選擇性發展新興產業。”這是中鋁公司確定的中長期發展戰略。
早在2005年,中鋁公司不僅和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并成為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并列第一大股東,重點發展稀土新材料及應用產業,在永磁材料、發光材料、催化材料等方面儲備了一批下游應用技術。
在自主研發的同時,積極與擁有先進稀土生產技術的國外公司進行談判,已與3家國際知名的稀土功能材料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引進其先進的稀土生產技術,合資建設稀土高端功能材料項目。
中國稀土學會副秘書長認為:“不論央企、國企,還是民企,重點都不應該只停留在礦山資源的爭奪上,稀土產業鏈的深加工也值得我們重視,企業可以把關注點更多地放在稀土產業鏈下游發展上。如何提高稀土利用率、加大稀土產品的附加值,這才是我們最應該關注的重點。”
混亂格局難解
“當今世界,每6項新技術的發明,就有一項離不開稀土。”全國人大代表說。
稀土是我國非常珍貴的稀有礦產資源之一,為了保護稀土資源,我國實行了有計劃的保護性政策。
在今年5月份,國務院就下發了《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就稀土行業準入管理、改善稀土指令性生產計劃管理、加強稀土出口管理等問題進行了嚴格規定,試圖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為確保各地如期完成本行政區域內稀土等礦產開發秩序專項整治工作,2010年10月29日,國土資源部下達《關于開展稀土等礦產開發秩序專項整治工作檢查驗收的通知》。
2010年12月28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貨物進出口條例》的有關規定,商務部下達了2011年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額。
我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資源、生產、出口和消費國,2010年我國生產各類稀土分離產品11.89萬噸,全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75.5億元,實現銷售收入373.7億元。
然而,在稀土資源開發利用飛速增長的同時,長期以來我國以低廉的價格供應全球90%的稀土市場,從而導致我國稀土資源儲量呈明顯直線下降的狀況。
記者從2006年中國國土資源局發布的全國礦產資源儲量報告中看到,截至2005年底,我國探明稀土資源總量為8731萬噸。但今年美國地質資源局的勘探結果顯示,截至2010年,我國稀土儲量僅為5500萬噸,這說明,從2005年到2010年這5年間,我國稀土儲量降幅達37%。
“中國的稀土開發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資源浪費、生產無序和競爭無度。”
事實上,在稀土生產、消費、出口大幅增加,稀土資源總量快速消耗的同時,輕重稀土結構性矛盾已經顯現,結構性供應緊張更加加快資源消耗速度。
近年來,隨著稀土資源戰略地位的不斷提升和政策調控力度的加大,稀土行業迎來了巨大變革。
稀土市場在經歷了前期的暴漲之后,近期開始出現普遍回調,稀土價格的上漲讓不少企業和個人開始囤貨,炒作現象嚴重,隨著國家對稀土行業的調控監管力度加大,稀土企業面臨著全面核查,因此帶來的恐慌、低價拋貨現象較為嚴重,加之國家指令性計劃配額用完,大部分稀土企業已停止生產,稀土市場由此轉入低迷時期。
稀土雖是21世紀重要的戰略資源,然而,稀土市場一直處于混亂的格局。
整個稀土行業技術落后的面貌并沒有根本轉變,特別是對功能材料深加工環節的核心技術專利還沒有真正掌握,稀土行業知識產權現狀堪憂。
多方呼吁建立市場法則
“建立國家稀土生產、銷售、出口和進口的專門管理機構,統一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實行嚴格的管理。”就如何保護稀土,
“應規范整頓稀土行業,針對我國目前出現的私采亂挖現象,國家要拿出強有力的措施,該關的就堅決關掉,該合并的就堅決合并,堅決打擊私自出口行為。爭取在3年內,使稀土出口量由目前的10萬噸左右,減少到2到3萬噸左右,以維持稀土金屬的高利潤和可持續發展,確保中國長期把握稀土定價權。”
事實上,對于稀土這個稀缺的資源,其他國家都有一套嚴格的管控機制。
拿印度來說,印度對于本國資源的開發,一直堅持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原則。中國收緊稀土政策后,日印雙方簽署了“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印度在日本同意提供民用核能、清潔煤炭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等高新技術的基礎上,允許日本進入其稀土加工領域,但拒絕日本直接從事稀土開采。
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稀土資源豐富,為了保證本國利益,他們對外資投資審查十分嚴格,對戰略資源的管控很有成效。2009年,中國有色欲收購澳大利亞萊納稀土公司股權時,就因稀土屬戰略保護資源,被迫撤回了交易申請。
對于其他國家對于稀土資源的重視程度和中國有色收購失敗的例子,武胤表示,“中國應該成立一套完整的評估機制,對稀有元素的資源需求和利用心中有數,中國的企業要形成一個整體的體系,在談判空間上來說,不再是一個個體。”
“央企要‘走出去’,要了解宏觀的政治環境,要了解經濟環境和政策,更要了解法律環境,要根據企業自身的既定內在條件進行分析,找出企業的優勢、劣勢及核心競爭力之所在,才能更好地走出國門。”
記者在采訪時發現,業界還存著一種聲音,就是呼吁國家建立產權交易所,建立與相關政府部門的定期報告制度和企業的聯系制度,充分發揮溝通協調作用。
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有助于企業與行業之間的聯系,在市場競爭中,使中國的企業能更宏觀地看清楚行業的趨勢和導向,給中國的稀土企業有一個交流溝通的平臺,從產業的協同效應出發,實現一個共享機制,使中央企業乃至中國企業,都能有序健康可持續地發展下去。
釋義
稀土是15種鑭系元素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鈧、釔元素的總稱。由于具備優良的光電磁等物理特性,稀土在磁性、激光、光纖通信、超導材料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譽為“工業維生素”和“21世紀新材料的支柱”。
作為關乎國家戰略安全的礦產資源,稀土工業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航空航天、核能、電子、冶金、化工等高新技術領域的發展水平。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